原标题:治病先断病:经络病证辨证法,十二正派与奇经八脉
经络病证辨证法
所谓经络辨证办法是指根据经络循行部位,以及经络络属脏腑的相关生理病理为理论根据,对肢体病证以及内脏病证进行辨证剖析的思想办法。
经络辨证办法是对脏腑辨证办法、气血津液辨证办法的必要弥补。这种辨证办法和气血津液辨证办法是脏腑辨证这一主体思想办法的两翼,使腑腑辨证得以愈加充分、完善和广泛应用。
经络辨证办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了解每一经脉的首要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络的相关器官;二是把握每一经脉与内脏的络属联系;三是对各条经脉所络属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特征能熟练地把握。
一、辨手太阴肺经病证
手太阴肺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阴肺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手太阴肺经病证以肺经所过之处经气晦气症状及肺卫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寒热,自汗出,以及脯、臂前廉痛。
[机制剖析]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沿上肢内侧前缘上行,过肘、腕关节,沿前臂桡骨外沿,人大鱼际,出于大指之端,其经气晦气,肺失宣降而见肺胀,咳喘之症。经气晦气,故有上肢内侧前缘痛苦各症。
本法常用于对肩背痛、伤风、肺胀、咳嗽、喘病等病的辨证。
二、辨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阳明大肠经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以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和所合之肺脏津液缺乏及大肠传导渎职症状为特征,多为热证。
[临床体现] 齿痛,颈肿,喉痹,目黄,鼻出血,口干,便秘或泄泻,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必。
[机制剖析] 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示指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过腕、肘,上肩人缺盆,其一支入胸腔下膈,抵下腹部,络肺而属大肠。直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在人中穿插后,止于鼻旁迎香穴。此经有病、经气晦气、故有经脉所过的肩前,大指次指痛,齿痛、鼻出血之症。其经络肺属大肠,故有喉痹、便秘、泄泻之症。
三、辨足阳明胃经病证
足阳明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阳明胃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阳明胃经病证以胃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体现] 发热以身前较甚,鼻痛,鼻出血,齿痛,口喁,喉痹,颈肿,膝膑胀痛,循乳部、股、伏兔、胫外廉、足面皆痛,足中趾不必等。
[机制剖析]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穴,入目内眦,环唇挟口,沿耳前上前额角。其支下颈人胸下膈,属胃络脾,出气街,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足抵中趾端。所以该经有病可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鼻出血、齿痛、喉痹、中风、温热病等的辨证。
四、辨足太阴脾经病证
足太阴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阴脾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太阴脾经病证以足太阴脾经所过之处症状及脾胃功用异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矢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体不能不坚定,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癓瘕,泄泻,水闭,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必等。
[机制剖析]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前缘止行,人腹属脾络胃。因而该经有病,除经脉所过处呈现症状外,首要以脾胃失调的症状为其首要确诊根据。
本法常用于胃脘痛、吐逆、泄泻、癥瘕、黄疸、不寐等病证的辨证。
五、辨手少阴心经病证
手少阴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略手少阴心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手少阴心经病证以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体现] 首要体现为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脯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等。
[机制剖析]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下络大肠。其直行部分沿上肢内侧后缘尺侧上行,过肘、腕、上小鱼际、出小指端。故其脉病证有上肢内侧、手掌、小指之症,还有心及小肠异常的病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目黄、胁痛等病的辨证。
六、辨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阳小肠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手太阳小肠经病证以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经气晦气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首要体现为咽痛颌肿,不能够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等。
[机制剖析]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后侧上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肩,入缺盆,入胸腔下腹部,络心属小肠,上行部分,过脸颊,入目内眦。该经有病以上肢外侧后缘症状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喉痹、耳聋、目黄等病的辨证。
七、辨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阳膀胱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太阳膀胱经病证以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经气晦气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首要体现为寒热,鼻塞,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背痛,腰似折,髀不能够曲,胭如结,臑如裂,足小趾不必等。
[机制剖析]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头,过头顶后项,夹脊下行,过臀下胴,沿下肢后侧止于小趾外侧至阴穴处。所以该经有病以所过处痛苦、活动受限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头痛、伤风、痹病等病的辨证。
八、辨足少阴肾经病证
足少阴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阴肾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少阴肾经病证以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症状及肾阴精缺乏症状为首要特征,多属虚证、热证。
[临床体现] 首要体现为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背、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等。
[机制剖析]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外侧,过足心,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过膝股,抵会阴,别离沿腹及腹腔后壁上行,属肾络膀胱。其经气晦气,故有如上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怔忡、咽喉痛、心痛、痿病、厥病、咳喘、消;渴等病的辨证。
九、辨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厥阴心包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手厥阴心包经病证以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心功用异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惦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等。
[机制剖析]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骨干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上行,过肘、腕人掌中,出于中指端。所以其经有病,可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癫、狂、心悸、怔忡、目黄等病的辨证。
十、辨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少阳三焦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以手少阳三焦经所过之处经气晦气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耳聋,心胁痛,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必等。
[机制剖析]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环外后侧,沿上肢外后侧中线上行,过肘上肩,上颈循颊,止于目外眦。其支入胸下膈,络心包而属三焦。此经有病,故见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胁痛、耳聋、喉痹、目疾等病证的辨证。
十一、辨足少阳胆经病证
足少阳胆经病证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阳胆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少阳胆经病证以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胆功用异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口苦,善嗟叹,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恩情,足外反热,头痛,颔痛,缺盆中胀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必等。
[机制剖析]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绕耳,沿头侧下行,循胁肋,属胆络肝。循下肢外侧中线下行于胫、腓骨之间,止此于四趾。其经病证,故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郁病、胸痛、胁痛、心痛、黄疸等病的辨证。
十二、辨足厥阴肝经病证
足厥阴肝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厥阴肝经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足厥阴肝经病证以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肝脾失调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腰痛不能够俯仰,甚则嗌干,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尿,闭癃,胁痛,妇人少腹肿等。
[机制剖析]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绕外阴,过少腹,布胁肋,走乳中,夹咽喉,人吭嗓,连日系,结巅顶。此经异常,故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郁病、呕逆、飧泄、疝气、遗尿、癃闭、胁痛等病的辨证。
十三、辨督脉病证
督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督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与脑、髓、肾有密切联系,督脉病证以督脉所过之处及相应脏器功用异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少腹气上冲心,大人癫疾,小儿风痛,癃,痔,遗尿,女子不孕。
[机制剖析] 督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向后沿脊柱正中上行,过头顶向前,止于上唇系带。该经有统领诸阳经的功用,和煦子宫,所以有病时可有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癫疾、中风、小儿风痫、癃闭、痔瘘、遗尿、不孕等病的辨证。
十四、辨任脉病证
任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任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任脉坐落腹面正中线,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与女子妊娠有关。任脉病证以任脉循行部位症状及所连胞宫病变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男人为疝气,女子为带下,癥聚;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作痛,腹中有气上冲于心,不得俯仰,拘急等。
[机制剖析] 任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沿胸腹正中线上行,止于下唇系带。任脉统帅各条阴经,称阴脉之海,能主管子宫的月经和胎儿的孕育,所以此脉异常而见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疝气、带下、瘕聚、月经不调等病的辨证。
十五、辨冲脉病证
冲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冲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冲脉为气血之要冲,上行则灌诸阳,下行则渗诸阴,为十二经脉之海及血海,能调理十二经气血,同妇女月经有密切联系。冲脉病证以冲脉循行特色及月经病变为特征。
[临床体现]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模糊癫狂,腹满胀急痛苦,胸满气逆,癥瘕,遗尿,胎漏,不孕等。
[机制剖析] 冲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从会阴分出四支。向前一支沿腹腔前壁与任脉表里对应上行人头颅。向后一支沿腹腔后臂与督脉表里对应,上行人头颅。另两支从会阴,沿下肢内侧下行止于内踝邻近。冲脉被称为“血海”是因其能调理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所以其病证规模最为广泛。
本法常用于对奔豚、月经病、晕厥、癫、狂、咳、喘等病的辨证。
十六、辨带脉病证
带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带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带脉起于胁下,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束缚纵行诸经。带脉病证以带脉的循行特色为特征。
[临床体现] 腹部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足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机制剖析] 带脉环脐腰一围,如裙裤之带。能分配下肢运动,主管带脉以下部位,以及盆腔中泌尿生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尤其是女人,所以古人将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病”。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痿病、带下、月经病的辨证。
十七、辨阴维阳维脉病证
阴维、阳维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维、阳维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阴维,阳维脉病证以营阴、卫阳病变症状以及阴阳不相维系症状为特征。
[临床体现] 阴维脉为病,苦心痛,或胁下实,腰痛,阴中痛;阳维脉为病,苦寒热,腰痛,肌肉痹痒。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则怏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机制剖析] 维脉有阳维脉和阴维脉之分,别离联络着诸阳经和诸阴经。阴维,阳维别离起于表里踝邻近,沿下肢内,外侧上行止于头部,故其异常,有如上症状。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心痛、外感等病的辨证。
十八、辨阴阳脉病证
阴、阳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阳脉所体现病证的一种辨证办法。
阴、阳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和左右之阳,上会于目,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用。
[临床体现] 阴脉为病则阳缓而阴急,瞑目及少腹痛,阴厥,腰髋连腰中痛,男人阴疝,女子漏劣等;阳脉为病则阴缓而阳急,嗔目及腰背痛,身体强直,癫痫,狂走等。
[机制剖析] 阳脉和阴脉别离起于下肢表里踝邻近,沿下肢内侧、外侧上行,别离止于目之上下睑。二经异常,别离可有下肢内、外侧运动妨碍,有眼睑开合异常及睡觉妨碍之疾。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癫痫、狂、瘛疭、中风、阴厥、疝气、崩漏等病的辨证。
以上介绍了十二正派和奇经八脉病证的辨证办法,是对脏腑辨证内容的弥补。
看后记住点击重视,后续内容更美观!对文章有什么观点可留言或许私信堂主,觉得对您起到必定的协助,能够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责任编辑: